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及《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积极响应成都高新区“AI赋能音乐教学微课比赛”号召,3月25日,成都高新区初中音乐教师发展基地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尚丰校区举办了一场以“AI技术赋能音乐教学 民歌文化激发跨学科创新”为题的教研活动。来自高新区初中音乐教师发展共同体学校的音乐、舞蹈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音乐教学的深度融合,以AI技术创新推动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领导致辞:锚定方向,凝聚共识
活动伊始,由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尚丰校区执行校长向宝泉致欢迎辞。他强调:“AI技术是教育改革的强劲引擎,音乐教育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以技术赋能教学,实现课堂革新与学生创造力的激发。”
向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教师探索AI与音乐教学的融合路径,推动区域音乐教育迈向新高度。
AI专题讲座
AI技术赋能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行者AI 音乐负责人杨杰老师以《如何运用AI技术赋能音乐教学》为题,带来前沿分享。他结合实际的应用案例,向大家展示了AI在音乐创编、作品分析、个性化学习等场景的应用。他介绍道:“AI音乐教育平台提供AI作词、AI作曲、AI演唱、AI评测等功能。通过AI技术加持进行音乐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降低音乐编创的门槛,增强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为在校教师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方案,实现师生不同场景下的交互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落地实践实操的平台。”
杨老师指出:“AI不能替代教师,而是作为一种工具,让教学更高效、更有趣。AI音乐教育平台可以高效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涵盖了教师备课、教学、管理、美育测评全阶段教学流程,教师不仅可以采集平台海量的音乐资源、精品课程、课件、PPT进行高效备课,还可以在管理平台进行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建立考试题库、发布考试等,也为学生提供更加有趣、高效的学习方式。”
微课展示:
AI技术赋能音乐课堂的生动实践
· 《AI赋能音乐创编之踏雪寻梅》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尚丰校区张露尹老师带来微课展示《AI赋能音乐创编之踏雪寻梅》,在这堂微课中,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词韵律与意境,在AI音乐教育平台的辅助下,创编旋律。
音乐与中国传统古诗词的跨学科融合,在AI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不仅感受到音乐创编的乐趣,同时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AI赋能舞蹈创编之辽阔的草原》
跟随着成都高新顺江学校周瑶瑶老师的美妙舞姿,同学们进入了《辽阔的草原》——这堂舞蹈与AI相结合的微课。在这堂课程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跟随AI技术生成的舞蹈动作,一起感受蒙古族长调音乐与短调音乐的区别。音乐舞蹈与AI技术的结合,不仅体现AI在音乐舞蹈教学中的潜力,更为音乐与舞蹈的学科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互助互评、以评促教
深耕课堂、共研共进
在两堂微课结束后,成都高新区音乐学科带头人、成都高新区西芯小学冉宏老师与成都高新区初中音乐教师发展基地主持人、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王艳老师,为两位年轻老师的课程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点评与指导。
冉宏老师与王艳老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高度认可与肯定,并指出,在音乐课堂中,我们需时刻谨记立足音乐核心素养,合理运用AI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切勿将技术应用“形式化”,保证“技术服务于美育本质”。
此次活动,让音乐舞蹈老师们为探索AI与音乐教育的深度融合寻找最佳实践路径,为音乐跨学科教学在智能时代的革新发展奉献积极力量。
+86-15708480466